木柵公園萃湖生態盎然 志工快門紀錄全發展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2020-05-09 07:20

柵公園萃湖生態盎然 志工快門紀錄全發展(圖/台北市公園處提供)

台北市木柵公園萃湖每年在4月時就會有螢火蟲出現,雖然今年因為新冠肺炎未辦理相關活動,但公園處的志工們發現熱鬧飛舞的螢火蟲仍吸引許多民眾自行前來觀賞,而萃湖是坡地下凹的生態池,園內木棧道有很多階梯,志工們擔心公園夜間視線不佳,除了將主要通道階梯黏貼夜光膠條外,並在入水口的邊溝進行三角錐及連桿的圍設,以利民眾行走安全。

公園處處長陳榮興表示,雖然今年志工的螢火蟲守護工作已結束了,但還是吸引了許多遠道而來的朋友一睹萃湖螢火蟲的風采,這也代表木柵公園萃湖在生態復育上相當成功,在此特別感謝文山社大及水水萃湖志工隊的辛勞,讓螢火蟲的世世代代可以留在木柵公園,讓生態也可以如此親近的存在你我生活之中。

公園處南港公園管理所主任張秀珠表示,木柵公園萃湖的螢火蟲從106年開始到現在的觀測下,每年都有紀錄到穩定的數量,由此可見螢火蟲已經把萃湖當成是家,非常感謝志工隊平時進行巡守及棲地維護工作的辛勞,守護螢火蟲的生長環境,讓木柵公園成為都市裡難得的賞螢好去處。

文山社大校長鄭秀娟表示,螢火蟲出現已進入尾聲了,上週文山社區大學與水水萃湖志工隊在萃湖進行守護工作時,還是有發現現場民眾捕捉螢火蟲及使用手電筒之情形,在此還是特別提醒民眾遵守四不原則:不捕捉、不照亮、不干擾、不離開園內棧道,這樣才能降低人為對螢火蟲的干擾,維持和珍惜得來不易的生態。

志工隊的例行性任務除了棲地維護及環境巡守外,還有環境導覽及生態紀錄,而在每個月一次的生態紀錄工作中,多由志工黃義欽先生來協助拍攝每個生物的身影。

義欽大哥15年前受到社區發展協會保護生態的理念號召,就熱血加入社區志工行列,更在因緣際會之下參加文山社區大學舉辦的濕地生態探索工作坊後,發現自己在實作課進行棲地維護時,那種如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玩耍的熟悉感,心裡更是冀盼後代子孫也可以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所以104年木柵公園開始更新後,便義不容辭加入第一期的志工行列。

義欽大哥年輕時曾在大專院校教授攝影課程,去年自服務的公司退任後即在志工培訓時教授生態攝影課程,那生動的授課內容搏得學員滿堂喝采,現在更是一周2次到萃湖做生態紀錄,除了記錄物種的增減之外,也記錄萃湖的地形地貌改變,希望這長時間的持續觀測可以成為棲地維護工作的資料庫,以即時調整工作內容,讓棲地生物可以多元蓬勃發展。

最後義欽大哥呼籲各位市民朋友,生態的平衡是很不容易的,希望大家都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認識大自然,不破壞不打擾生物的生活空間,讓我們的公園也是生物的家,大家可以一起共存共榮共同生活,也希望對生態保育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加入志工的行列。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