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照顧者建構喘息空間,紫藤「森呼吸生活館」換工有意思
為彌補長照2.0的人力資源短缺問題,嘉義縣社會局輔導社團法人嘉義縣紫藤婦幼關懷協會在大林鎮民權路55號設置了一家以「換工」、「互助」方式經營的「森呼吸生活館」,這座「做公益、交朋友、讓生活更有意思」的咖啡館,店長和店員都不支薪,換工會員和家庭照顧者可以在這裡獲得相關的支持和協助,協會以創新的服務形式走入社區,推動跨社區合作社區照顧,補足了長照政策的空隙。
長照 2.0強調「社區主義」,在大街小巷陸續佈建據點,但人力資源一直未能到位。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有80萬名失能、失智和身障者,其中50萬人由親人在家獨立照顧,他們就是所謂的「家庭照顧者」。
隨著老化、少子化及扶老比的逐年攀高,家庭照顧者身心與經濟負荷愈來愈沉重。以傳統農業時代「互助」、「相放伴」換工概念開辦的「森呼吸生活館」,就是為了幫助家庭照顧者減輕生活壓力、增加社會參與機會及強化鄰里間的互助網絡,找回人與人之間互動時最初的單純與感動。
一走進店內,潔白的牆面上帶著童趣的風景貼圖、木製家具及飄散空中帶著放鬆、清新芬多精氣息的檜木香味,咖啡館營造友善、溫馨、明淨的生活空間,乍看之下,這家店和一般咖啡館無異,可是仔細觀察,卻處處可見玄妙。
「森呼吸生活館」的工作人員包括店長和店員都不支薪、只賺時數的「到咖手」。他們來自社區,有退休教師、照服員、職能治療師、芳療師、廚師及社區幹部,大家士農工商,有的自己本身是家庭照顧者的到咖手,經過6小時的換工訓練課程後,才成為換工會員,並依個人才能和興趣排班服務。
這家以創意服務形式跨域連結各領域專長的咖啡館,結合了國立中正大學、崇仁護校、東吳高職,鄰近社區關懷據點、樂齡學習中心、鄉鎮公所、大林慈濟醫院、嘉義縣老人教育協會、中小學、嘉義縣婦女及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嘉義縣身心障礙者聯合會和檜山坊等組織和企業合力經營,服務範圍涵蓋大林、梅山和溪口三鄉鎮,希望透過不同目的的活動設計,吸引不同的對象參與,建構綿密的社會安全網絡,即時以實際行動回應家庭照顧者多元的生活需求。嘉義縣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據點社工顏淑芬指出,「森呼吸生活館」主要聚焦長期照顧服務範圍並增加個案管理及活化社區服務,以咖啡館形式建立一站式社區照顧平台,提供社區居民「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的長照服務。
顏淑芬說,家庭照顧者到這裡填寫問卷,就可領取一個月2杯的免費喘息服務咖啡,或是成為換工會員到咖啡館協助環境清潔、沖泡咖啡、烘焙,招呼客人、陪伴聊天、散步,也可以提供剪髮、頸肩按摩、器具或輔具租借、有機蔬菜交換、手工藝教學等服務後,就可累積時數,換取各種互惠性支持服務,這裡同時也是第二專長和培力課程的學習場域。
嘉義縣家庭照顧者互助資源整合中心主任蔡意騏表示,「森呼吸生活館」是照顧服務創新的實驗場域、長照諮詢和轉介便利站,也是家庭照顧者的加油站,跳脫都會區專業餐飲的照顧咖啡經營模式,同時開放給社區民眾參與,由換工會員與家庭照顧者合作以「相放伴」模式運作。
縣長翁章梁指出,社區就是一個大家庭,社區的能量愈強大,就能減輕照顧者和被照顧壓力;家庭照顧者需要的臨時替代性照顧服務,在「森呼吸生活館」都可以透過換工方式,得到人性化的關懷、相關的生活需求與服務,希望在社區自然形成可以共老、共榮的生活互助圈。
翁章梁強調,以森呼吸取代喘息,就是要肯定家庭照顧者的生命價值及尊嚴,鼓勵他們以積極和主動的態度面對照顧生活。當他們累了或是感到生活困頓時,走進森呼吸生活館,就能轉換心境,重新再出發。
「森呼吸生活館」今年3月18日開張至今,換工會員已累積至54位,其中超過1/3的會員本身就是家庭照顧者,有些則是預備照顧者,及早為日後的照顧生活做準備,每個月還有20多位會員定期或不定期到店值班,甚至有遠從朴子、布袋和嘉義市開車或搭車輾轉跨區進行換工的會員。
截至9月底為止,「森呼吸生活館」實際累積換工時數超過5,000小時,主要以陪伴聊天、交通接送、頸肩按摩、指導花露水製作、沖泡咖啡、烘焙蛋糕、借用器具、交換有機蔬菜和水果、整理菜園、協助拿藥、包粽子或是商品優惠進行交換,目前已交換的服務時數有300多個小時,隨著換工會員彼此的熟悉度增加,往來互動還會愈加頻繁,換工時數正在快速累積中。
「森呼吸生活館」是大林地區一處以共享精神經營的五心級(隨心、愛心、耐心、關心、開心)咖啡館,每週一、三、五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對外開放,其餘時間採團體預約方式辦理心理諮商、影片欣賞、讀書會等藝文活動和課程,還會深入社區進行個案訪視和宣導,歡迎認同共同生產服務理念的有心人士挹注資源,一起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