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塌陷(俗稱天坑)對民眾通行及安全造成極大影響,為協助各機關釐清原因及對策,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於日前邀集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所屬單位及各地方政府開會討論找原因、提對策,對既有設施應採取預防性維護管理措施,新建工程則須由源頭提升管線與箱涵工程之設計及施工品質,以杜絕天坑的元凶。
工程會表示,道路塌陷根本原因大多為既有地下管線或箱涵破損漏水進而淘空道路地下土壤所致,短期間不易於路面以肉眼觀測,當長期淘空致道路結構不足支撐荷重時才會突然塌陷。為於源頭防範杜絕土砂持續流失,對於既有設施應全面巡檢防堵破洞,以維護既有設施之完整性,達到防止道路底下之土壤繼續流失的效果,大尺寸箱涵以專業人員縱走、小尺寸管線以CCTV檢視,當發現破損或有土砂滲入時即刻修繕,並輔以透地雷達探測,針對破損及維修熱區域進行預防性汰換。工程會並請內政部營建署宜持續協助各地方政府辦理普查及早發現問題,研擬相關檢修作業手冊供地方政府遵循。
有關新建工程部分,應於設計時考量現地環境及功能需求,排水箱涵應設置剪力榫、止水帶及增加鋼筋保護層厚度等,排水管線則應加強止水膠圈之施工品質,並以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CLSM)回填,以杜絕周圍土砂流失,並落實施工自主檢查及監造檢驗停留點簽認,且完工時應全面檢驗設施完整性及水密性,才能給予驗收。
工程會日前赴道路塌陷個案現場勘查,歸納地下管線滲漏水原因多為管線老舊、受污水侵蝕、水壓不穩定破壞及接頭鬆脫,而箱涵破壞原因主要為未設置剪力榫、鋼筋保護層不足及止水帶設置不佳等施工不良所致。為從計畫管制層面強化工程品質,該會於日前邀集污水、雨水及自來水等相關計畫主管(辦)機關,召開「針對提升污水、雨水及自來水管線暨下水道之設計與施工品質研商會議」,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於會中提出管材選用及接頭試驗等設計施工規定,自來水公司則提出採用耐震接頭及加強回填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