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海棠OMaker表示透過3D列印技術帶動醫療照護的品質提升,共創優良的醫病關係!
內政部資訊顯示,台灣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在2018年已達到14%以上,面對高齡化社會來臨,慢性病病患人數隨之增漲,造成醫療照護費用增加、醫療資源需求也會越來越高,為了避免日後醫療資源供不應求導致照護品質降低,醫療數位化的發展成為全球非常重視的一環,3D列印機領導品牌三益海棠OMaker表示,在台灣已有不少醫療機構紛紛投入發展,在軟體方面,透過AI大數據分析,給予醫師適當的醫療建議;硬體方面,則透過3D列印技術,在醫療院所內即可客製化3D模型,除了大幅減少委外代工的需求外,更降低人力成本與節省時間,使得醫療品質提升,成為醫療數位化不可或缺的關鍵指標之一。
2019年,全球3D列印市場支出規模預計可達百億美元,根據市調機構IDC最新發布的報告《Worldwide Semiannual 3D Printing Spending Guide》,在全球3D列印支出近5年數據來看,以健康照顧(占比約29.8%)成長最為快速,三益海棠OMaker於全球長期經營醫療數位化的發展及推動,對此報告表示:「這些數據所代表的不僅是科技日新月異,而是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也帶動醫療照護的品質提升,共創更優良的醫病關係!」3D列印技術於醫療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話題熱度也持續不斷,三益海棠OMaker常與醫師探討到3D列印技術面面俱到的精細度,相較螢幕顯示的3D影像更能清楚了解手術時會碰到的狀況,透過影像容易會有距離上的誤差,有可能因為角度問題無法確認位置,而3D列印模型讓醫師可以在幾乎無死角情況下清楚看到患者骨骼缺損的程度,並依照每位患者的狀況給予最適合的治療。
例如:過往對於齒槽骨嚴重流失的患者,植牙的程序繁瑣且手術後遺症風險高,但是運用斷層掃描列印出3D模型,可協助醫師準確判斷齒槽骨流失的位置與程度,對於植體選擇、補骨手術需求、種植角度、方向與位置等,皆能精準評估,3D列印技術的輔助,讓醫師可於術前進行模擬分析,降低手術風險,並提高手術成功率,也因精準度提升使得身體組織受到的破壞性降至最低,縮短術後復原時間,整體舒適度大幅提升,同時,醫病溝通也得到了改善,在傳統療程中,患者對於高風險手術免不了會產生疑慮,醫師往往需要進行多次溝通,現在,藉由3D列印模型展示,讓手術的執行過程與難度是可以直接透過實體呈現的,患者也可以更清楚了解自身病況,減少醫病之間的誤會,降低術後醫療糾紛發生,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
醫療領域面臨許多高齡化社會所產生的難題,醫療數位化成為解套首要關鍵,透過3D列印技術的輔助,完善提升醫療品質與降低人力成本資源,三益海棠OMaker表示,一直以來致力研發與生產光固化3D列印機,目前已服務超過30多個國家,提供完善的數位化設計與製造規劃諮詢,並協助國內外各地牙科、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藉由3D列印進行術前規劃,突破傳統模式,提升手術整體應用,未來,三益海棠OMaker也將持續為醫療領域、各地產業帶來更尖端的MIT 3D列印技術!
《三益海棠OMaker》官方網站:https://www.3dprinter-o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