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娃娃成論文主題 研究生不惜舉債開店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2018-08-09 07:00

夾娃娃成論文主題 中正學生研究資深玩家破除迷思

有人會為了夾娃娃花上數十萬,也有人為了做研究不惜舉債開店,和夾娃娃高手搏感情。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碩士生趙亮鈞因熱愛夾娃娃投入不少時間和金錢,更觀察到坊間夾娃娃高手在玩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因此靈機一動決定寫成「深度休閒成人玩家投入夾娃娃機活動學習歷程之研究」論文,探討這些玩家著迷的原因及學習意涵,破除大眾對夾娃娃的迷思。

在一次看到學長示範夾娃娃技巧後,趙亮鈞一頭栽進夾娃娃的世界。「那時覺得夾娃娃好有趣,這不就是成人教育談的非正式學習嗎?」趙亮鈞說,玩家在投幣前透過觀察和模仿其他高手的行為讓自己百抓百中,就像學生在學校課堂上學習,也讓他興起寫論文研究夾娃娃玩家的念頭。而為了論文研究樣本,趙亮鈞在夾娃娃店蹲點做田野調查,更「撩下去」向家人借錢開店,從客人中挖掘素人高手,找到五位玩夾娃娃機至少四年,花費超過十萬甚至百萬的資深玩家參與研究。

當成人投入休閒活動的專注度有如投入工作,就是符合深度休閒的狀態。趙亮鈞說:「深度休閒玩家的角色介於專家與民眾之間,不像專家靠知識吃飯,而是純粹分享知識給一般民眾,並覺得很有成就感,不是為了利益做休閒活動。」對夾娃娃資深玩家而言,在第一次成功夾到物品獲得突破性的個人成就後,夾娃娃不再是花錢紓壓、打發時間,而是驚覺夾娃娃需要技巧,從中產生學習動機,練就一身好「夾」功。

趙亮鈞表示,這些玩家還會加入網路社群、積極觀摩各種不同的影片,從觀察到操作機台都有一套看法。他也把這些玩家祕笈寫進論文,像是投幣前研究取物口的檔板高度、目標物形狀和位置、夾爪是否加裝止滑套和防甩片等,以及利用「甩爪」、「倒爪」等技巧,讓目標物有機會靠近或順勢進入取物口。

台灣社會普遍認為夾娃娃是亂花錢、浪費時間,更別說和學習聯想在一起。趙亮鈞指出,當玩家過度沈迷夾娃娃,容易忘了時間影響生活作息,而深度休閒玩家也因身為圈內一份子,意識到社會觀感問題。在他的訪談對象中,就有位玩家曾為了夾娃娃和父母起衝突,最後達成協議,在持續夾娃娃的同時學會記帳與分配時間,讓父母放心和改觀。

從單純的消費者,到兼具深度休閒玩家、經營者和研究的三重身分,趙亮鈞在寫論文之餘陸續開了三間夾娃娃店,更從自身做起,如實報稅且鼓勵其他業者擺放正版商品。他希望藉由田野研究突顯夾娃娃活動的學習價值,讓夾娃娃得到更多社會認同,不再因刻板印象遭受汙名化。

對於想踏入夾娃娃圈的新手,趙亮鈞提醒,除了注意娃娃機夾爪是不是一抓住物品就放開的「摸摸爪」、爪子和物品大小不成比例、保證取物金額是否太誇張等,也不要為了賣而夾,失去夾娃娃的趣味性,更不要認為「做娃娃機很好賺」而衝動租機台。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