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傳統教育方式一直是填鴨式教育,但愈來愈多的教育工作者嘗試打破框架,重新設計跨領域的專業教育,有教改先驅國之稱的芬蘭也宣布在2020年之前,將全面以主題式教學取代傳統的分科授課。
但許多家長對於這樣打破框架的教育制度會保持懷疑的心態,跳脫既有的教育方式是否對自己的小孩有幫助,然而台灣創新實驗課程已經實施多年,全國已有61間實驗學校。在台北市就讀創新實驗課程學校的孩子逐年攀升,除了強調自主學習、主題教學,首次招生就已經造成家長搶破頭的四學期制和平實驗國小之外,本次特地採訪了溪山、雙溪國小以及至善國中,他們皆是打造森林環境的創新實驗課程學校,透過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山林、步道及溪流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環境與教材,讓學習不再侷限在教室中。
溪山國小以「打造一所徜徉山林的幸福校園」為學校願景,有別於其他國民小學,溪山國小推展以體驗學習為導向的校外教學,運用體驗學習帶給學生深刻的學習經驗。並規劃了「風馳溪山」、「雲遊溪山」、「水漾溪山」、「農情溪山」等系列創新主題課程,讓孩子們在學校中可以學習到登山、溯溪、步道生態等等,更特別的是自行車課程,讓孩子了解車體結構,培養自主獨立維修能力,實踐「學習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學習」。
台北市雙溪國小,位於士林與內湖交界的大崙尾山群,學校建築依山坡地形建成,自然地與環境合為一體,讓學生在校園中探索。雙溪國小著重於學生們的體能訓練,規劃一系列攀岩、走繩、低空垂降等肢體鍛鍊課程,提升孩童在成長階段的肌肉和肢體協調,不僅如此,雙溪國小也打造校園農場,推動食農教育,讓孩童在森林環境中學習作物種植與採收,並將採收的柚子製作成柚子清潔劑,引導孩童們從生活中學習,培養與自然共生能力。
台北市教育局也積極推動實驗國中的轉型規劃,目前已完成芳和國中轉型為實驗中學,另外像至善國中的武術課程結合了外在體能及內在心靈的修練,讓學生們更成熟更穩重的突破每個困難,也是極具特色的課程。從溪山、雙溪及至善國中,我們看到創新實驗課程讓臺北市的孩子有更多元適性的學習環境與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