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生「腸套疊」鬧肚疼 罕見「大腸包小腸」

記者鄧富珍/彰化報導 2017-12-31 13:31

彰基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譽耀「腸套疊」的診斷圖片。圖/記者鄧富珍攝

20歲的李姓男大二生,今年九月準備期中考,肚子突然痛了起來,以為是考試壓力太大所引起的「腸躁症」。前往    彰基醫院進行檢查,發現李同學右下腹有壓痛,電腦斷層後發現沒有明顯的「闌尾炎」,但有一段小腸鑽進去升結腸裡,疑似「腸套疊」,緊急會診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譽耀。

張譽耀醫師評估後,因無法排除腫瘤可能性,所以建議手術治療;張醫師安排微創手術,以腹腔鏡小傷口進行,術中發現闌尾有一個3公分的腫瘤,進而造成「腸套疊」,情形就像「大腸包小腸」一樣。張醫師進行腹腔鏡右側半結腸切除手術,手術時間約一個半小時,傷口不到三公分。病理報告為「低度惡性闌尾黏液性腫瘤」。

張譽耀表示,「闌尾惡性腫瘤」相當罕見,約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0.5%。有一篇美國的研究統計,「闌尾惡性腫瘤」的發生率,約為每年每百萬人口0.12,很多「闌尾惡性腫瘤」都沒有症狀,有些則是以「急性闌尾炎」表現,有些則以「腸套疊」表現。

彰基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譽耀說明「腸套疊」的大腸包小腸現象。圖/記者鄧富珍攝

彰基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譽耀說明「腸套疊」的大腸包小腸現象。圖/記者鄧富珍攝



「闌尾惡性腫瘤」診斷上也很困難,許多病患是在手術後病理報告出來後才知道原來不是「急性闌尾炎」,而是「闌尾惡性腫瘤」。「闌尾惡性腫瘤」的治療上則以手術為主,若有淋巴轉移或是遠處轉移,則需搭配化學藥物治療。

張譽耀指出,「腸套疊」分為幼兒型和成人型。「幼兒型腸套疊」大多好發在2歲左右的幼兒且沒有原因,發生時常造成幼兒腹痛、腹脹、或腸阻塞,治療大多不需要手術,只需大腸鏡復位即可;少數復發型的「幼兒型腸套疊」才需手術治療。但「成人型腸套疊」大多都有病兆,有的是大腸癌、闌尾癌、或大腸發炎,這些病兆大多都需要手術治療才會康復。

張譽耀表示,幾年以前,像是「腸套疊」這種急診手術,大多還是以傳統開腹式手術進行;但近年來由於手術技術的進步,這類的急診手術,大多可以小傷口的腹腔鏡微創手術進行,傷口小,術後恢復更快。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