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醫桃園分院心碎症候群心跳停止 高齡患者低溫療法重獲新生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兩個月前接獲一起高齡80歲的老婦人因心碎症候群導致心跳停止,經過主治醫師張天豪研判及搶救得宜將病人從鬼門關裡搶救回來,26日上午傅奶奶家屬為感謝榮醫桃分院醫師群的努力,致贈「醫德超群」錦旗給心臟內科主任王琛和其團隊,院方並買蛋糕為病患傅奶奶重生而慶祝。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副院長許志宏指出,近幾年來心臟疾病已躍居台灣十大死因前兩名。而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又以併發急性心肌梗塞最外可怕。一般人對於心肌梗塞並不陌生,但一般民眾也許沒有聽過「心碎症候群」,榮醫的醫生能在病人最危急的狀況下能挽救其生命,也創下醫學界的奇蹟。
榮醫桃園分院心碎症候群心跳停止 高齡患者低溫療法重獲新生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心臟內科主任王琛醫師表示,「心碎症候群」是一種常見於停經後婦女急性、可逆的心肌病變。它並不是冠狀動脈阻塞。心碎症候群又名章魚壺心肌病變(Takotsubo syndrome),因患病者的心尖收縮變差,心臟的形狀很像日本漁夫捕捉章魚用的「章魚壺」,故得其名。它常常導因於壓力事件,如情緒極度失落、驚嚇、疼痛或處在巨大壓力下。儘管她的名字充滿戲劇張力與想像力,根據國際章魚壺心肌病變數據庫(International Takotsubo Registry)對心碎症候群病因的統計,有29%章魚壺心肌病變的患者並無任何壓力誘發因子。
榮醫桃園分院心碎症候群心跳停止 高齡患者低溫療法重獲新生
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天豪指出,病人臨床上的表現包括胸痛、左心室收縮不良、心臟衰竭、心電圖ST段的變化、及心肌酵素上升,與一般急性心肌梗塞有所區分。所以病人幾乎都是靠心導管確定診斷,心導管做完才發現血管有無堵塞情形。
一般而言,「心碎症候群」是一個相對預後良好的疾病,其死亡率不到5%,患者會自己慢慢恢復左心室的收縮功能。但倘若患者同時併發心因性休克或心律不整,則預後則較差。在治療方面,心碎症候群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榮醫桃園分院心碎症候群心跳停止 高齡患者低溫療法重獲新生
榮總桃園分院近期治療一80歲的女性病患,本身有高血壓及肺動脈高壓的病史。因胸悶及呼吸喘至醫院門診就醫。因病況嚴重,直接住到內科加護病房治療。入院第2天就因急性呼吸衰竭接受氣管內管插管治療,期間歷經多次接受電擊、CPR(心肺復甦術)、心導管檢查、主動脈氣球幫浦放置。由於治療過程病人心跳曾停止,經急救後雖生命徵象有回來,但意識卻尚未回復,經與家屬討論後,決定幫她安排體外的「低溫療法」,以降低新陳代謝速率,減少腦部損傷。
王主任表示,病人經過3天的低溫療法後,她的意識逐漸恢復。住期間心臟科暨加護病房心臟科張俊欽醫師、胸腔內科王國書醫師及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張天豪等醫療團隊的努力下,病人終於成功拔管並轉至一般病房。因病患心律不整的頻率較高時間較長,又曾有心跳停止問題,預期功能恢復恐不佳,經與台北榮總心臟科心律不整的團隊研商,並轉台北榮總接受後續心臟電生理檢查及電燒手術治療,並為病患放置植入式心律去顫器。治療過程長達近70日的病患(傅奶奶)終於能順利地出院。目前已康復返家,且狀況良好。
榮醫桃園分院心碎症候群心跳停止 高齡患者低溫療法重獲新生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張天豪醫師表示,心碎症候群不一定會讓你心碎。但無論是心肌梗塞或是心碎症候群,如果沒有即時就醫,都會有生命危險!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血管有堵塞;而後者的冠狀動脈血管基本上是通的。
榮醫桃園分院心碎症候群心跳停止 高齡患者低溫療法重獲新生
張天豪醫師指出,現代人的壓力都不小,不大可能完全沒有壓力。就算您沒有心碎的經驗也不代表不會得「心碎症候群」!所以從預防醫學的觀念而言,藉由生活習慣和飲食的調整來促進心血管的健康、改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才是根本之道。如果您有胸悶胸痛的症狀,建議盡速就醫。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