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IFA 壓軸 沙隆年與愛樂管絃樂團X臺灣之光曾宇謙

生活中心/採訪報導 2017-05-10 20:19

臺中國家歌劇院2017台灣國際藝術節壓軸演出,英國愛樂管絃樂團,跟2015年柴科夫斯基大賽得主青年小提琴家曾宇謙,5月11、12日在國家劇院大劇場演出。

台中國家歌劇院2017台灣國際藝術節壓軸演出,英國三大交響樂團之一的愛樂管絃樂團,跟2015年柴科夫斯基大賽得主青年小提琴家曾宇謙,5月11日及12日在國家劇院大劇場演出,歌劇院藝術總監王文儀表示,沙隆年對音樂、對人類的貢獻作介紹,並以音樂對應科技、古典音樂對應當代音樂及2位藝術家自身的闡述,也成為跨世代的交流及指標性,讓大家看見音樂不只跨越時空,還能超越界線。

5月11日及12日的演出有兩套曲目,沙隆年規劃三首貝多芬曲目,包括難得演奏的《命名日慶典》序曲,及絢爛迷人的第七號交響曲、第三號交響曲《英雄》,皆為深受古典樂迷的寵愛曲目。另一重頭戲,則是理查‧史特勞斯的兩部經典,富有畫面想像的《唐璜》及編制壯闊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前者以細膩又激昂的絃樂,和高潮迭起的銅管競奏;後者發想自詩人尼采充滿哲思的同名鉅作,指揮沙隆年談及此作時表示,每個人都享有自由,能夠形塑自己的生活,還有看待人生的自我方式,擁有屬於自己最深切喜樂及憂傷的身份。

英國三大交響樂團之一的愛樂管絃樂團指揮沙隆年在演出前記者會,跟王文儀總監介紹這次驗出曲目。

英國三大交響樂團之一的愛樂管絃樂團指揮沙隆年在演出前記者會,跟王文儀總監介紹這次驗出曲目。



在10號的演出前記者會中,沙隆年笑稱自己是一個「怪咖」,對科技有無比的興趣,他認為聽古典樂的聽眾不住在山洞,因為現代人都使用手機與電腦,科技已是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這也促使他去思考,科技與音樂的連結。過去5年,努力推動英國愛樂管絃樂團的數位計畫,2012年推出了專為iPad設計的「The Orchestra」APP,讓更多人親近古典音樂。此外沙隆年更透過電腦與科技的好幫手,紀錄每個階段的草稿,不管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作曲、音樂都與可以進行。

在支持年輕傑出的表演者前提下,台中國家歌劇院積極向英國愛樂管絃樂團推薦這位優秀的藝術家,期望能看到由沙隆年指揮經典英國愛樂管絃樂團,與年輕優秀的曾宇謙互相激盪下演奏。曾宇謙表示,我在9歲、10歲時學得這首曲子,曲子的自由度、揮灑空間大,不同階段的歷練、心情沉澱後,每次詮釋都有不同味道,這次難得與同為芬蘭籍的艾薩-佩卡‧沙隆年(Esa-Pekka Salonen)同台演繹,與自己的「偶像」同台,心情既緊張又期待,這次將進一步展現樂曲深度,以及他沉穩細緻又充滿爆發力的音色,觀眾可以重溫柴科夫斯基大賽的激情時刻。

1945年成立的愛樂管絃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以下簡稱愛樂),歷經多位世界頂尖指揮洗禮,卡拉揚、克倫貝勒、慕提、辛諾波里、杜南伊為其奠定名聲,在黑膠年代更孕育多張古典樂迷心中的夢幻大碟。現任首席指揮與藝術顧問艾薩-佩卡‧沙隆年,同時為洛杉磯愛樂桂冠指揮,對於曲目詮釋見解獨到,以指揮角色風靡全球的他,近年逐漸將重心轉移至作曲,創作結構錯綜複雜,藝術性及聆賞趣味兼備。

愛樂管絃樂團成立以來,教育向來為其重心,自沙隆年入主愛樂後,前瞻性的教育推廣理念,透過科技將古典音樂滲透日常生活中,大膽前衛的數位系列計劃「iOrchestra」。其中,RE-RITE (2010) 與「聲響宇宙」(Universe of Sound,2012)多媒體互動展,前者概念源自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後者則為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將交響樂團比擬寰宇世界,強調與參與者之間,透過聲響與影像、親身指揮、演奏,獨特的觀賞互動與交響樂團產生獨一無二的連結。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