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外僑墓園 76位外國人長眠於此
1861年淡水成為正式的國際通商口岸,許多外國人懷抱著理想來到臺灣,貢獻青春歲月。位於淡江高級中學內的馬偕墓,對臺灣付出極大心力的馬偕博士就安葬在這裡。一旁的淡水外僑墓園埋葬著百年來客死淡水的76位外國人,他們的國籍、職業與來臺原因,提供豐富的史料來源,所以在1998年淡水外僑墓園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肩負守護淡水文化資產的責任 ,館員定期巡視,加拿大僑民協會也認養外僑墓園,每年清明節僑民入境隨俗前來禱告追念,清掃墓地,撫慰異國的靈魂,也感謝這些西方人對臺灣的貢獻。
1872年3月9日踏上淡水土地的加拿大牧師馬偕,是臺灣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他以淡水為中心,三十年的傳教行跡踏遍北臺灣,擔任傳教、醫療、教育多重身分,在淡水留下了「理學館大書院」、「滬尾偕醫館」等重要的史蹟,最終選擇葬在他 奉獻一生的異鄉,馬偕墓座落於淡江中學校園清幽的角落,1985年公告為市定古蹟。有一說馬偕認為自己是臺灣人,所以不葬在外僑墓園,另設墓地。
外僑墓園因為宗教信仰及職業的不同,區分為4區,呈現X形的分區,分別是東區的基督教徒,西區以商人為主,北區為官員,南區則是天主教徒。葬於此處的外國人扣除不詳者,共計有十多國別的人,職業以傳教士居多,顯示淡水在當時是個繁盛的 通商港埠,也因此有著豐碩的歷史與文化。
其中一位長眠於外僑墓園的德國工程師巴恩士(MAX E. HECHT,1853-1892),是清朝政府聘請的砲臺建築工程師。1885年清法戰爭結束之後,劉銘傳為了加強海防,聘請巴恩士於基隆、安平、旗后、滬尾與澎湖等五海口,建造十座砲臺,目前還留存的有基隆二沙灣砲臺、澎湖西嶼的東砲臺與西砲臺、淡水滬尾礮臺、旗后砲臺等。墓園中很罕見的是巴恩士的兩座墓地,根據碑文推測其一是他的朋友以英文與德文所建的墓碑;又因為巴恩士用一生打造臺灣海防砲臺,獲得清廷的讚揚,所以清朝政府另立一塊中文碑文「大清欽賜雙龍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柏麗梅表示,淡水區共有33處有形文化資產,博物館同仁每月巡檢,維護古蹟和歷史建築,延續先民走過的足跡,讓歷史與文化得以保存 。目前雖然淡江中學暫時不對外開放,但可向學校事先預約申請,在開放時間探訪墓園古蹟,感念為臺灣付出的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