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斧頭親親。(圖/張銘隆)
年輕時,曾經痴想依著山水討生活,可惜未能如願,不過也都離得不遠就是。
繩子和刀斧算是創始人類文明的工具,也是回歸自然生活的基本工具,有心親親自然,必備這兩樣工具和使用技能。我的野外生活經驗有幸從童軍活動啟蒙,繩結和刀斧使用一直是主力科目和興趣重心。
台灣的山野多已開發,真正蠻荒的活動不多,過程多偏向輕便刀具的使用,可是斧頭之於野外生活者不但是實用工具,也是象徵拓荒精神的圖騰。從童軍野營活動刀斧使用入門;有一陣子,中級山闖蕩甚至獨行訓練,我都捨山刀而選用斧頭;海外旅行的經驗中,從庫頁島、菲律賓小島、澳洲荒野釣遊,印度喜馬拉雅健行到馬達加斯加的鄉下,斧頭不但是我的荒野休閒裝備也是當地鄉野日常生活的必需。在特定營地或長時間的叢林活動中,厚實的斧頭往往比山刀可靠、耐用得多。
當了五十年的山野活動愛好者,野營、健行、中級山開拓、高山攀登乃至海外遠征,使用這些「原始工具」的機會著實不少,經常的操作和體驗,數十年後的現在,我似乎對於這些「原始型」的野外裝備卻比「摩登型」還感興趣。近半個世紀以來,手邊竟也累存了不下一打的各色斧子,也記憶了一些個人的經驗,對照著重攝的圖片,且聽聽我的寶斧故事吧:
1.我的第一支自用手斧,也是我最疼愛的一把,十五、六歲時當年後火車站「歹鐵仔街」尋寶找到的,到手時手柄只剩一支裸露的鋼管,曾經手編過籐條、膠條的柄套,到最後,從台製工具上取用的橡膠手柄套還是最好用的。幾十年的磨耗,全重從900G瘦身到750G,連年輕時手製的斧套後來都改製縮小尺碼了。斧柄也被我鋸短了一寸多,這件事後來一直悔恨至今,其實越輕的斧反而需要較長的柄,才能發揮槓桿效果。
2.美中斧,廿出頭歲,用一把日本山刀向童子軍木章訓練營隊友羅懷國團長死纏活賴地換來的,年輕時是我的第二愛斧,堆製過不少大型營火堆,當年的野外用具市場上可真不容易找到這麼優秀的工具。年輕時可以用單手操作的重量,現在年紀大了,只能當中斧雙手操作,並且對於背負健行也太重些,所以也被冷凍好久了。
3.芬蘭斧: 卅歲旅遊美國時購入,原本不信任塑膠製的手柄,後來發現芬蘭血統的鋼材確實出色,工程塑膠的斧柄也異外牢靠,是我第二愛用的寶斧,唯一缺點是硬質斧套比較不利於背包裝載。營地或汽車旅行較常使用。
4.美手斧: 美式的傳統木柄手斧,趁手之外還有傳統舊文物的感覺。
5.美戰斧:斧背做成頗具殺傷力的尖形,原來標榜的就是可以用於拋擲的戰斧,尖形斧背對現代戶外活動沒什幫助,目前還在考慮 如何改製成較實用的小斧。
6.Cold露營斧: 近年的產品,重量雖比#3重一些,但較短的手柄和內藏小刀,使得其效率不如#3。也是我唯的「純收藏」未實用的一把。
7.橫直磚斧:也有師傅叫它「磚鋤仔」泥水匠砌磚時用來截斷或砍出適用的磚形,因為鋼質硬度還好,橫形的斧背我用做錛子,斧口的一側缺點是劈角太大,也不適於攜行野外使用。
8.台直柄小手斧: 一支輕便好攜帶的小斧,用於短程活動,損毀消耗也較不心疼。
9.工具斧錘: 當年台灣五金外銷的剩品,特深的斧嘴和兼用鐵錘功能有它的方便性。
10.虎牌手斧:總想#1可能損毀、報廢、遺失,被當做備用品至今。
11.馬島小斧: 十幾年前到訪馬達加斯加島,郊區鄉間更是大人小孩人手一斧,上工前放學後,順道總不放過可以放進爐裡的任何柴料。(這把只被當做我的旅遊紀念品,未收錄在本圖中)
12.台製中斧;雖然手邊已經有了不下十把斧頭,但仍不免手癢,跳蚤市場撿買的便宜貨雖然造型結構不怎麼樣,但直口的中斧,用來劈開已用鏈鋸裁切的短截段木特別好用。
明年退休後,想望著回到簡單的山居生活,屆時,頻律大增的刀斧使用,將會是我延老防獃的重要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