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忘防汛 北市府和市民攜手防災(圖/台北市水利處提供)
台北市即將進入汛期(每年5-11月),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僅颱風豪雨會帶來災害,短延時強降雨的發生也常常造成民眾極大的災損,為因應汛期的到來,北市府及民眾在這段期間都要提高警覺,加強防汛期間的準備工作,透過公私部門的互相合作,來有效地減少水災發生時的損失。
水利處表示,為瞭解雨水下水道系統實際情形,並確認雨水下水道箱涵結構有無破損或淤塞等狀況,在今年3月底,水利處處長陳郭正率領同仁及環保局溝渠清潔二隊,穿起青蛙裝,戴起安全帽,深入內湖區文德路22巷附近的雨水下水道,執行汛期前的重要業務-「雨水下水道縱走調查」,以確保暴雨來臨時,雨水下水道系統能正常排水、保障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水利處指出,除了每年汛期前完成檢查所管轄河川、區域排水沿線的各項水利建造物,確保這些水利建造物在遭遇洪水、豪雨及其他事故時,都能運作正常與安全無虞,北市府環保局也會定期進行側溝的巡查及清淤,也請民眾巡視自家周邊側溝,並清空側溝溝蓋板上方覆蓋的盆栽、腳踏墊、塑膠板及落葉等雜物,以確保側溝能暢通並正常排水。
水利處說,近年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極端降雨事件常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及危害,為保障家園安全並把災損降到最低,光靠政府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必須依賴公私部門互相合作,水利處將逐步推動各社區里民相關專業知識及防救災資訊之宣導,藉由防災社區的推動,將災害應變的作為深植於市民心中,民眾在第一時間能夠操作防水閘門架設,向區公所索取沙包來堆疊防水或小型抽水機的操作等。
水利處表示,在面對越來越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型態,單靠政府水患治理的工程手段能達到的效果有其極限,無法完全避免災害發生時所造成的損失及傷亡,只有透過公私部門共同努力為防災作準備,才能有效減少災害損失,並克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挑戰。
水利處推薦三個防災的重要資訊平台。一、到「台北市政府防災資訊網」,點選進入「水情資訊服務平台」,即可訂閱水情資訊。二、將「台北市政府LINE官方帳號」加為好友,點選「訂閱市政訊息」後即可在畫面看到「防汛資訊」,進入後可隨個人需求選擇訂閱「水情訊息、災情資訊、淹水警示、水閘門啟閉、紅黃線停車」等多項訊息。三、下載「台北市行動防災APP」,可掌握即時的天氣資訊(雨量、水情及颱風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