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自然地景審議委員會 鄭文燦盼讓保育工作更臻完善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2016-09-13 12:30

桃園長鄭文燦12日主持「第一屆桃園市自然地景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桃園長鄭文燦12日主持「第一屆桃園市自然地景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鄭市長表示,因應自然地景之設置及保存,市府設置桃園市自然地景審議委員會,預定進行「自然地景指定及廢止」、「自然地景調查、研究及保存」、「自然地景管理維護計畫」、「其他有關自然地景事項之協調」等4大任務之審議工作;未來委員會也將就桃園特有的觀新藻礁、草漯沙丘、許厝港濕地及新屋石滬等自然地景的設置及保留,進行專業判斷及建議,讓自然地景的保育工作能更臻完善。

鄭文燦指出,市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訂定「桃園市自然地景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並成立委員會,委員會聘請委員21人,第一屆任期由105年7月1日至107年6月30日,未來將定期召開委員會議,辦理自然地景相關審議工作。

「觀新藻礁」已按野生動物保育法,將藻礁生態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全區300多平方公里,核心區域位於大潭電廠以南,長約4.3公里。為保護藻礁,市府也以高度魄力在觀音區執行污染管制計畫,關閉20多間工廠、罰款約1億元。

鄭文燦說,「新屋石滬」位於永安漁港南側,具有300年歷史,是台灣本島唯一的石滬群。在最近舉辦的「2016地景藝術節」中,也舉行「千人築石滬」活動,場面壯觀,透過對傳統捕魚方式的體驗,讓更多人瞭解先民展現智慧的生態捕魚方式。

「草漯沙丘」位於東北季風強盛地區,飄沙嚴重,因此形成面積廣大的沙丘地形,成為近岸生態的緩衝地帶,不適合進行過度人為開發,讓沙丘地形能保留原始風貌。

鄭文燦提到,位於大園的「許厝港溼地」,占地961公頃,是台灣最大的濕地,但目前面臨陸地化問題,由於大部分是公有土地,未來市府也會按照《濕地保護法》,設立「許厝港濕地生態公園」。

市府也規劃設立2個生態教室,推廣沿海生態教育,包括「藻礁生態教室」,讓大家瞭解藻礁生態;「許厝港生態教室」,讓大家認識紅樹林及潮間帶,也可賞鳥。

桃園海岸線長達38公里,國內也已通過《海岸法》,市府將制訂「海岸白皮書」,劃定地質敏感地帶,保護保育敏感土地;未來,自然地景保留區也不限於沿海,各單位都能提報地點,藉由審議委員會的專業討論及評估,讓桃園自然地景能獲得保育,也成為全國自然地景保育示範區。

桃園長鄭文燦12日主持「第一屆桃園市自然地景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桃園長鄭文燦12日主持「第一屆桃園市自然地景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