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整合照護,大林慈濟醫院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
據估計,國內有三至五萬人罹患俗名「竹竿病」的僵直性脊椎炎,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創新「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整合照護模式」,除了持續藥物治療外,並透過個案管理、運動、復健及衛教等整合照護,有助降低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疾病活動度,提升生活品質。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定期舉辦病友會,提供衛教講座、復健運動、紓壓活動等課程。6月15日在醫院五樓大講堂舉辦過敏免疫風濕病友夏季聯誼會,共有近300位病友參加。活動中由賴寧生院長分享「脊椎炎」,風免中心呂明錡醫師則分享「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整合照護模式」。
賴寧生院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疾病,其鈣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早年被稱做「竹竿病」,部分病患會演變為嚴重的駝背。僵直性脊椎炎具有休息不見好轉及活動開始後症狀減輕的特色。睡覺到清晨時常會因僵化而疼痛,甚至無法成眠。
賴院長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其整合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止痛藥、類固醇、關節炎特殊用藥、生物制劑、外科矯治、復健及病人自我學習等。
呂明錡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建議的主要治療目標是疾病病情達到「臨床上的緩解」,也就是在病人身上沒有任何因發炎反應所導致的症狀及徵候。有時治療後看似症狀消失,多數患者容易自認為治療已經完成而中斷,但其實體內仍持續發炎。105年大林慈濟醫院僵直性脊椎炎服務三千多人,其中有14.73%未回診,因此推動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整合照護模式,除了一般的醫師看診、檢驗及X光檢查、藥物治療、返診追蹤之外,更針對病況嚴重者適時轉介物理治療,並教導居家的運動衛教、提供疾病相關資訊查詢,透過看診、復健、個管、衛教等整合照護模式,降低僵直性脊椎炎病人疾病活動度、提升生活品質。
呂明錡醫師表示,在患者接受整合照護模式後,疾病活動度明顯下降,身體活動、社交活動及情緒也都有明顯改善,此照護模式獲2017、2018年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SNQ國家品質標章證書。大林慈濟醫院風免中心設有專屬風濕疾病個案管理師及物理治療師,建議病友可以多多接受復健與衛教諮詢,有助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