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南河濱公園恆光橋下共融式遊戲場(圖/台北市水利處提供)
台北市水利處花了2年多時間進行規劃設計施工,在景美溪右岸道南河濱公園恆光橋下游位置闢建的河濱共融式遊戲場,占地4364平方公尺,比「舞蝶」面積還大上一倍,將於兒童節正式開放和大家見面,不但首創乘涼礦車休憩區,可同時容納輪椅和陪伴的家人,還設置了包括淘沙桌、攀爬區、鞦韆和音樂沙鈴等新設施,讓不分年齡族群的大小市民都能一起玩得開心。
水利處表示,位於遊戲場上游處及下游處,都有乘涼礦車休憩區,首次創新打造小礦車座椅和圓形座椅區,可推入輪椅,和家人一起談天說地,享受陽光的休閒時光,遊具旁也有可供休憩的座位。另外,「淘沙桌」也有特別的設計,淘沙桌的沙可藉著水流連接至沙坑,使玩沙多了不同的樂趣。另外,原本的沙坑面積也再擴大,讓更多的小朋友可以玩沙玩得盡興。
道南河濱公園恆光橋下共融式遊戲場」攀爬塊區(圖/台北市水利處提供)
分齡梅花樁和平衡木區 最適合訓練平衡感(圖/台北市水利處提供)
為了實現共融的理想,「道南河濱公園恆光橋下游共融式遊戲場」歷經了一年半的規劃設計歷程,水利處希望從兒童的視角出發,打造出有吸引力的遊戲場,因此,水利處邀請兒童和家長來參與「兒童創作工作坊」,最後蒐集並整理出孩子們對於公園與遊戲場的想法,了解到兒童們都喜歡具有速度感的空間,所以和罐頭遊具相比,這裡的溜滑梯就具有相當的速度感。
文山區景美溪這一帶,在清末開始就陸續有煤礦的開採,配合當地的歷史文化,遊戲場以「礦坑小鎮」為發想主題,採用軌道串聯不同的遊戲場域,藉由既有戧台(堤防中段平台)的地形高低差,來設置不同分區的遊戲刺激,並與周邊空間結合,保留最大面積的河濱開闊空間,在河濱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創造出不分年齡、體能的歡聚空間。
水利處河管科指出,當初是考量恆光橋下游在景美溪中下游段算是腹地比較廣闊的位置,而原本設在此處的兒童遊樂設施也亟需改善,加上這裡鄰近住宅區,民眾使用率頻繁,所以選在這個位置做為北市南區河濱共融式河濱遊戲場的場址,來打造一般兒童、身心障礙兒童乃至成人、老人都能「共融、共學、共享、共玩」的新型態遊戲場。
共融式遊戲場的改建工程中,也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一併考量納入,藉由2次的地區說明會,了解當地民眾對於原有廣場的使用頻率極高,特別保留橋下及下游原有廣場空間,重新規劃,使廣場空間與遊戲場融合,不論是溜冰、跳舞、或是鋪地墊野餐,都是最佳地點。
河管科說,考量身障兒童可能須由大人陪同,遊戲場內很多遊具設施大人可以一起玩,比如滑梯、沙坑、鞦韆等,也替身心障礙兒童設置了滑梯下的停等區。另外,從恆光橋下往上遊(政大方向),步行約10多分鐘,道南河濱花海現正盛開,花海由五種動物的臉譜組成,花海一旁有超可愛的動物立牌,可讓大家拍照,賞花期持續到4月下旬,在玩完遊戲場後,不妨到附近花海賞花。
道南花海由5種童趣生動的動物臉譜組成(圖/台北市水利處提供)
房地產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