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政府及中原大學於召開「焚化再生粒料應用於土方穩定的循環經濟成效國際研討會」
桃園市政府及中原大學於17日下午召開「焚化再生粒料應用於土方穩定的循環經濟成效國際研討會」,就焚化再生粒料運用於公共工程,透過邀請國際專家學者、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市府環保局及各工程顧問公司分享討論,藉以提升桃園市對於焚化再生粒料運用工程的知識。
市府黃治峯秘書長在致詞時表示,循環經濟是一個可恢復且可再生的産業體系;相較於傳統線性經濟「開採(Take)→製造(Make)→使用(Use)→丟棄(Dispose)」的概念,循環經濟講求的是「再生恢復」,透過重新設計將原本要丟棄的材料,變成原料,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為了落實這個概念,政府必須帶頭進行,包括訂定規範、媒合資源並改變使用與產業文化,以「使用代替擁有」,例如共享單車,此外,市府在公共建設上也將傳統路燈建置的工程採購,改為「買光不買燈」的績效合約。
目前行政院也積極推動再生產品運用於公共工程,其中,在道路工程,除了推廣運用以路面刨除料再製成之再生瀝青混凝土外,主要針對煉鋼及垃圾焚化過程所產生的轉爐石、氧化碴以及底渣等,經適當加工程序作為道路材料,或製成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亦即CLSM),用於道路基底層或面層之瀝青混凝土鋪築,或用於維生管線修復之道路挖掘回填作業。而焚化再生粒料,除了道路,桃園也帶頭透過最先驅的研究,運用於提升各項工程的土方穩定,將工程整地過程挖掘不穩定土方,經過拌合焚化再生粒料,變成可再回填的穩定土方。
黃治峯秘書長表示,循環經濟透過重新設計將原本要丟棄的材料,變成原料,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
桃園市工務局與環境保護局、桃園區公所及中原大學共同合作,已經完成全國第一件焚化再生粒料應用於土壤穩定的試辦工程-「福元公園新建工程」。並規劃擴大運用於「桃園機場捷運A20站區區段徵收工程(基本設施)」,包括於工地內覓地做為拌合焚化再生粒料的中繼站,也可提供週邊小基地工程場地不足的問題。在福元公園示範作業過程,環境保護局配合福元公園土壤潮濕問題,協助提供乾燥的焚化再生粒料,並負責後續水質監測作業,以確保拌合過程及後續使用皆符合環境保護局相關的規定。
本次國際研討會邀請密蘇里科技大學 Thomas M. Petry教授(美國土木工程榮譽學會國務秘書及美國交通研究委員會(TRB)之化學穩定專業領域主席),解說土壤穩定在國際不同規範間的差異;接下來由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及工務局分享桃園市焚化再生粒料品質管控機制及應用成果;其後由中原大學張達德教授講解關於焚化再生粒料穩定土石方相關機制、試辦成果及施工步驟等,將新工法之執行方式分享與各界,希望能透過本次國際研討會與各工程主管機關、顧問公司、施工廠商及工程先進分享討論,獲得寶貴的意見再精進。
廢棄物是錯置的資源,透過循環經濟的模式,能促進更好的資源利用效率並減少環境負擔,本府透過與各界共同努力,將相關經驗修訂於施工規範內,往後可透過修訂完成的規範推廣使用。後續也將持續擴大焚化再生粒料試辦工程,把焚化再生粒料應用在基地回填和路床改良,使焚化再生粒料使用面向多元化,以達成公共工程材料循環利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