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嘴文化協會快樂鹽田 嘉義大開「鹽」界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2019-05-12 00:04

布袋嘴文化協會(洲南鹽場)快樂鹽田,嘉義大開「鹽」界

「鹽」,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有著久遠而獨特的歷史。為了推廣食鹽教育,嘉義縣環境保護局與社團法人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洲南鹽場)合作,將環境教育融入食鹽教育裡,並設計一場大開「鹽」界的系列活動,5月9日以產地體驗:拜訪臺灣製鹽人,探究鹽類大小事,揭開系列活動的序幕。

嘉義縣政府致力保存鹽業文化及鹽村生活、生產、生態為一體,希望透過一場又一場互動式活動,讓民眾進行一場視覺、聽覺、味覺及思考鹽味覺的產地體驗環境教育活動;9日開始學員們進行第一階段的產地體驗,從洲南鹽場出發至井仔腳鹽田、鹽博物館、四草濕地,以鹽類常識、知識深化為教學目的,並帶著洲南鹽場的問題,去各地拜訪製鹽人,實地了解臺灣鹽的製程與智慧。

隔天第二階段的研發,產出鹽類新教案中,所有學員經過經驗分享討論,設計出各類型的環境教育教案,期望經教案的研發,以戶外體驗的經驗來刺激原有教案的突破,逐步實驗與操作、設計一套代表臺灣,接軌世界、好玩有趣的臺灣海鹽環境教育教案。

環保局長張根穆表示,環境教育不應該侷限在室內和學生的互動,透過體驗認識的事物,才更為深刻。藉由大開「鹽」界系列活動,學員能感受到感官的接觸,真實的體驗,從中學習許多環境知識。此外,他希望「用一種旅行說鹽與環境教育的故事」的方式,介紹鹽的特色,讓更多民眾透過創新的環境教育教案,加深對環境保育的知識與愛護地球的心,達到綠色永續的目標。

布袋嘴協會總幹事蔡炅樵指出,鹽巴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不管是農業、工業甚至是餐桌上的食物都會使用到鹽巴。常見卻不起眼的鹽巴,我們是否了解它,環境教育活動是以餐桌做為開頭,探究臺灣鹽的風味來源,從產地環境了解鹽巴如何生成,並研發一份從產地到餐桌的新教案,帶學童及成人,透過舌尖來認識,同時將這份能量推動到每一個角落。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