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成大醫談老年整合照護

記者陳昭宗/地方報導 2017-10-16 19:21

因應高齡化社會,成大醫院老年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老年醫療照護強調的是跨專業整合性的照護。(記者陳昭宗拍攝)

台灣早已是高齡化社會,高齡化的速度亦為世界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在醫藥照護上,如同小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老人也不是成人的延伸版。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暨成大醫院老年科主任張家銘醫師表示,老年醫療照護強調的是跨專業整合性的照護,整合醫療及注重功能評估,期以降低疾病嚴重程度及失能程度,增進日常活動能力,及整合適當的藥物治療,不強調慢性病的治癒,而是提升為持續照護,整合及利用社會上老年照護之相關資源,並強調從預防到治療至復健的醫療照護,以提升高齡長者的生活品質為目標。

張家銘醫師從10月起,每週一在成大斗六分院開診,提供老年整合照護的診療服務。他說,患者常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觀念與現象,這也是現今在健保制度下台灣普遍的醫療照護模式。但老年人常有多重疾患複雜的病況,且易衍生出許多照護問題,面對多重疾患且複雜病況的高齡患者,若未能及早處理,易導致高齡患者健康狀況急遽惡化,除影響其生活品質、增加家屬的負擔外,也增加社會成本的付出。

張家銘說,老化會造成器官機能退化,但疾病更是導致老年人身體功能衰退最重要的原因。老年人罹患疾病時,常是多重病因、表現不典型,如無立即治療,病況會因而急速惡化,且常因療效較差、復原緩慢、疾病及治療的後遺症發生率高、病癒後活動功能易衰退而需復健。

張家銘也指出,老年人罹病時亦常合併許多疾病以外的問題,並含括身體、心理、社會及功能等4個面向,包括被稱為「老年病症候群」的7項常見問題:認知功能(記憶)衰退、憂鬱、衰弱、不良於行、跌倒、營養不良、尿失禁,以及用藥問題、睡眠障礙、孤獨感、經濟問題等,彼此會互相影響而惡性循環,並加重原有疾病的惡化,不能只處理其中一面,以免最後導致長期照護問題,而造成家庭及社會沉重的負擔。

張家銘還說,老年人的疾病常伴隨功能退化、脆弱性增加與自我照護能力降低,但現代醫學分科愈趨精細,更重視急性疾病的治療,對於病前的預防與病後的後續照顧相對不足。因此,許多長者在未失能前,無法找到適當的資源預防或減緩失能,而失能後只能接受護理之家或是長期看護的照護,不僅將失去與家人和外界的刺激與接觸,且將持續失能而無法回復。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